小康文明的伦理条件

作者: 樊浩   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

关键词: 小康文明 最强的动力 最好的动力 伦理瓶颈

摘要:小康时代的中国问题不是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而是“小康瓶颈”。作为传统话语,“小康”在逻辑上面临“天下为家”和“礼义以为纪”的文明瓶颈;作为现代话语,“小康”历史地面临话语转换中伦理缺场和伦理供给不足的文明瓶颈。小康时代的特点是“小”而“康”,“小康瓶颈”是伦理之“小”和经济之“康”的伦理一经济的“科罗拉多大峡谷”。一方面,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体制和利益驱动机制释放出人的“最强的动力”,但进入小康时代后,以“需要一满足”为逻辑的自然动力将日显其“小”;另一方面,科技、经济之“康”使文明发展由“山河时代”向“文化时代”转型,文化需求日见其“大”。文化动力的供需失衡和文化供给危机,生成“小”一“康”瓶颈。小康时代的最大难题是如何通过伦理努力释放人的“最好的动力”,并在“最强的动力”与“最好的动力”的辩证生态中推动经济与社会持续、合理发展。我们必须基于中国传统,探索走出“小康瓶颈”的国家文化战略。


上一篇:企业-经济伦理创新:可能性、进路与方法
下一篇:客观经验之源——反个体主义知觉观评析

期刊信息
刊名: 哲学动态
Philosophical Trends
主办: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
周期:月刊
出版地:北京市
语种:中文
开本:16开
ISSN:1002-8862
CN:11-1141/B
邮发代号: 82-462
复合影响因子: 0.506
综合影响因子: 0.268
 
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:
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(2019—2020)来源期刊(含扩展版)
 
核心期刊:
中文核心期刊(2017)
中文核心期刊(2014)
中文核心期刊(2011)
中文核心期刊(2008)
中文核心期刊(2004)
中文核心期刊(2000)
中文核心期刊(1996)
中文核心期刊(1992)

版权所有: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
地址: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   邮政编码:100732    京ICP46314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