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思休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

作者: 宁全荣   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

关键词: 休闲 异化劳动 自由时间 人的全面发展

摘要:马克思的休闲理论以自由时间的合理利用为基础,阐明了休闲的两种功能,即娱乐与休息、自由活动与人的发展,并揭示出休闲的终极趋向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。马克思主义反对将休闲与劳动对立起来、将自由时间视为非劳动时间、将休闲等同于享乐,主张休闲是对自由时间的合理运用,从而打破分工对于人的固化限制,探索人的发展之可能性。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确立积极合理的休闲观念,对于中国休闲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

上一篇:马克思与米海洛夫斯基关于俄国道路的对话
下一篇:重思马克思历史观视域中的人性与人的本质

期刊信息
刊名: 哲学动态
Philosophical Trends
主办: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
周期:月刊
出版地:北京市
语种:中文
开本:16开
ISSN:1002-8862
CN:11-1141/B
邮发代号: 82-462
复合影响因子: 0.506
综合影响因子: 0.268
 
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:
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(2019—2020)来源期刊(含扩展版)
 
核心期刊:
中文核心期刊(2017)
中文核心期刊(2014)
中文核心期刊(2011)
中文核心期刊(2008)
中文核心期刊(2004)
中文核心期刊(2000)
中文核心期刊(1996)
中文核心期刊(1992)

版权所有: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
地址: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   邮政编码:100732    京ICP4631453